
如何正確標注服裝的洗滌方法
服裝的洗滌方法在GB5296.4—1998《消費者使用說明紡織品和服裝使用說明》標準中已成為紡織品和服裝不可或缺的部分,可見它在指導消費者如何正確洗滌服裝方面的地位不可小覷。
在日常生活中,洗滌方法標注的不正確往往成為許多糾紛的導火索,從消費者投訴的情況來看,由于洗滌方法標注的不正確所引起的服裝損壞問題占到了服裝投訴總量相當大的比例。實際上,若非專業(yè)人士,絕大多數(shù)的消費者對服裝面料的性能都不會很了解,他們往往只關心服裝的款式,對于穿著過后的洗滌認為只要參照洗滌標識就可以,無需花費多大的心思。正是消費者的這種習慣給服裝生產廠家提了個醒,作為生產廠家必須給各種面料的服裝標上正確的洗滌標記,以便指導消費者的正確使用。
洗滌方法包括水洗、氯漂、熨燙、水洗后干燥和干洗等方法。而在這幾個步驟中,洗滌跟熨燙的知識顯得尤為重要。首先企業(yè)要熟悉面料的性能,了解哪些面料適合水洗,哪些面料適合干洗,哪些又適合機洗,哪些只能手洗,而且要知道洗滌的適宜溫度。
洗滌劑的使用也是要注意的,由于含氯洗滌劑具有漂白的特點,像絲、毛、合纖及深色、花色織物就要慎用。棉、麻等及化纖織物適用一般洗衣粉即可。
熨燙也是洗滌方法中的一個步驟。它涉及到紡織纖維的熱學性能,纖維的熱學性能影響到纖維的玻璃化溫度、耐熱性、合成纖維的熱收縮性和熱定型性、燃燒性和紡織材料的熔孔性等,即影響到纖維的紡織加工性和紡織品的使用性能。其中,耐熱性是最主要的。由于各種纖維有各自的耐熱性,因此應采用適合的熨燙溫度。
水洗后的干燥方法也要根據(jù)服裝面料來選用。針織類的東西更好采用平攤干燥的方法;耐光性差的纖維如蠶絲、丙綸、錦綸等洗滌后宜掛在陰涼通風處干燥;普通機織類的服裝懸掛晾曬即可。
市場上形形色色的服裝,其洗滌方法的標注千篇一律的比較多,有些純粹是“拿來主義”。針對這種情況專業(yè)檢驗機構要將洗滌方法的檢驗納入日常的檢測范圍,加強企業(yè)技術人員的專業(yè)知識培訓,提升企業(yè)素質。市場的規(guī)范需要多方的努力,解決問題的關鍵就是從源頭上抓起,讓消費者買得稱心,用得放心。